类别:B
签发人:王昭远
宝执法函〔2024〕48号
郭瑞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社区设置废弃电子产品垃圾回收站的提案》(第35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垃圾分类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局全面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制度规范,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着力完善分类体系,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破解小区废弃电子产品垃圾处理难题。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废弃电子产品作为居民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我市出台了《宝鸡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明确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有害垃圾的收运处置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并规定了有害垃圾的类别、投放、收运、处置要求。同时,制定印发了七大场所垃圾分类工作指引、公共机构及示范小区建设导则等10余项标准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有害垃圾的设施设置、收运标准,垃圾分类工作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二是完善分类设施,闭环分类体系。在小区内推广“撤桶并点”+“家庭分清、站点投清”+“桶边督导”模式,每500户左右设置1处集中投放点,合理设置有害垃圾投放容器,极大的方便了居民投放废弃电子产品。完成分类车辆统一标识标志喷涂工作,现有可回收物运输车9辆、厨余垃圾运输车18辆、有害垃圾运输车辆6辆、其他垃圾运输车152辆,建立厨余垃圾“公交式”收运模式,有害垃圾实行“预约式”收运,可回收物依托现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通过固定点回收和上门回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收运,实现“一种垃圾一种车辆收运”目标。相继建成3处有害垃圾暂存点,2座生活垃圾填埋场、2座大件垃圾拆分中心,2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我市基本实现垃圾分类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促进习惯养成。国家将每年5月第四周确定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我市在今年第二届宣传周期间,组织策划了分类快闪秀、分类达人说、分类体验日、志愿百日行、垃圾分类纳凉晚会等10余项活动,引导全社会支持理解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各界人士一致好评,截止目前,我市建成垃圾分类主题公园5座,宣教中心2座,成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有效承载体。持续开展“四进”及“敲门”行动,通过志愿者服务、文艺汇演、趣味游戏、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每年累计组织各类活动400余场次,招募46人组建垃圾分类讲师团,深入基层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引导居民熟悉垃圾分类知识,分类理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完善废弃电子产品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健全分类体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引导市民“学分类、懂分类、会分类”,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
真诚希望您继续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2024年7月8日
(联系人:杨磊磊,电话:3260310)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