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索引号: MB291798X/2022-00004 发布机构: 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生成日期: 2022-03-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关于印发《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3-03 09:40:56 浏览次数:


各县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高新区住建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2022年工作要点》已经局党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2022年2月23日

 

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园艺城市为统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加快创建人本城管、法治城管、精细城管、品质城管、绿色城管、智慧城管,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让城市容貌常新、景观靓丽常在、城市温度常留,为宝鸡高质量发展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增光添彩,持续提升“宝鸡城管”品牌能级,努力建设“西北一流、省内领先”的城市管理典范城市。

一、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打造西北一流的美丽有序城市

1.推进美丽街区建设。对标国内一流城市,突出宝鸡地域和文化特色,在全市选取生活街区、商业街区、文化街区等不同类型街区为试点,协同市级有关部门,统筹推进街区建筑立面、园林绿化、城市家具、景观小品、标杆标识等城市视觉要素一体化设计提升,年内在全市指导各区建成2个国内领先的美丽街区范例,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2.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结合“三拆三改”和城管进社区,重点整治私搭乱建、楼宇广告乱张贴、楼道乱堆物、机动车乱停放、损绿毁绿等小区乱象,净化小区环境,指导各区打造“美丽家园”示范点5个,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3.持续加强街面秩序管控。试点推行城市管理物业化服务,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宝鸡模式”。强化“门前三包”、“街长制”责任制落实落地,健全完善街面问题的发现和处置机制。推动“门前三包”和“街长制”融合,建立“门前三包”绿、黄、红三色牌动态管理和分级管理制度,实施联合惩戒,并将管理效果纳入社会征信系统。

4.做好重大活动市容环境保障。围绕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复查等市上重大活动,重点整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拉杆线、乱搭建亭棚、乱贴乱画、乱倒泔水、私运餐厨垃圾、车辆抛洒以及污染路面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容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抓市容管理规范提升,力争召开全省工作现场会。

5.持续开展市容示范街和星级便民摊群点创建活动。指导各区打造5条主干道、5条次干道、3条背街小巷,各县打造3条市容示范街;各区创建5处以上、各县创建3处以上星级便民摊群点;加强日常监管,实施动态管理,达标的予以挂牌,不达标的坚决摘牌。

6.规范提升停车场经营管理。要抓好顶层设计,明确管理重点,厘清监管职责,科学施划车位,制定管理标准,强化组织协调,抓好综合考核,对未经审批擅自设置停车场和改变规划停车场用途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着力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持续抓好共享单车管理,打造市区靓丽街景。探索非机动车市场化管理新途径,解决非机动车管理主体难落实的问题,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的划线设置以及日常管理。

7.开展门头牌匾户外广告专项治理。建立健全门头牌匾户外广告设置导则,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规范重要节点、保障线路和重要片区沿线及周边商招店招设置,拆除违规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门头招牌,重点整治一店多牌、超大超亮、陈旧破损、缺笔少划的广告门头,规范门头广告设置。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打造西北地区最干净城市

8.加强环卫设施建设 。启动编制《环卫中长期专项规划》,加强垃圾中转站、小区垃圾收集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编制《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合理布局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设施,规范处置建筑垃圾。探索加强厨余垃圾就地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PPP项目建设,确保年底一台机组试运行。抓好飞灰填埋场和应急填埋场的前期工作。督促加快医疗废物处置扩能提质,扶风冀东海德堡水泥公司窑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眉县和岐山垃圾焚烧发电,凤县和陇县垃圾处理高温热解等项目建设。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

9.推进清扫保洁机械化。建立市、区、街、社区四级常态化巡查检查机制,厘清和压实各类管理主体责任,优化环卫指数测评机制。强化“湿法作业”和“吸尘式清扫”,以“双除一见”为目标,定期开展大冲洗、大清洗和洗脸除垢行动。推动小型环卫机械设备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推动机扫向次干道和小道路延伸,努力扩大机扫覆盖面,市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县城达到70%以上。开展秋季“落叶不扫”试点,让市民群众赏落叶、拍秋景。

10.把城市公厕建成民生新标杆。实施“公厕革命”行动,市区新建、改造公厕70座以上,建设10座星级智慧公厕,推进社会厕所对外开放,多渠道增加厕所有效供给。落实公厕“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管理标准,确保设施完好、人员在岗、服务规范。开发“公厕电子地图”,完善拓展管理服务功能,建立公厕“电子身份证”,实行编号信息管理。各区至少建成1座城市驿站,启动县城城市驿站建设。

11.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制定《2022年宝鸡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行动方案》,实施生活垃圾治理“十百千万”工程,着力解决设施不完善、收运体系不健全、处置不规范等问题,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0%以上。

12.稳妥推进垃圾收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管理与作业分离的运行体制机制,修订完善《城市垃圾处理费收缴实施办法》,推行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市场化改革。

13.推进垃圾分类走在全省前列。建立垃圾分类双组长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要求,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开展源头减量、精准投放、体系提升、城乡统筹、普法执法垃圾分类五大专项行动,提升分类投放实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策划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以上。

14.加强环保督察问题的整改落实。聚焦垃圾处理、餐饮油烟、施工噪音、道路扬尘等问题,建立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单位)、属地城管执法部门三级负责制,严格落实“问题清单制+整改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品质,建设西北一流的园艺城市

15.扎实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复查。围绕筹办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以建设西北一流的园艺城市为引领,以推进“城市绿荫行动”和“三边一口”提升为抓手,对照复查指标体系,逐项梳理差距问题,组织开展城市体检查漏补缺,细化分解任务,实施绿化项目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复查高线达标。探索共享苗木方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16.加强园林绿化管护和社会绿化。完成绿地系统规划修编。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坚决查处损绿毁绿违法行为。严格建设工程验收,督促抓好社区绿化。做好园林县城复查和园林式单位、居住区验收。举办园林绿化管护培训班5期,开展技能竞赛比赛,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开展城市家具修补革命,健全座椅维护管理机制。

17.推进“花绘盛世美丽宝鸡”活动。编制《市区节日气氛装扮工作指导手册》,突出重大节日,做好喜迎“党的二十大”等节日氛围营造。举办植物园赏花节和金秋菊展。做好主次干道隔离花箱鲜花更换。对标国内一流公园,着力打造特色品质公园。每区新建口袋公园3处,每县新建口袋公园2处。推进行道树及绿篱造型修剪,创建精品园林绿化示范道路。

18.抓好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品质提升工作考核办法,落实“四个一、双循环、年总评”机制,抓好“十大行动”组织实施。抓好火车站站前广场综合改造、长寿沟垃圾场进场道路维修、城市雕塑小品等项目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四、创新运行机制,构建西北一流的大城管格局

19.建立巡查整改机制。积极实施住建领域巡查工作试点,组织对住建领域六大类、33项事项开展日常巡查,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提升“马路办公”和“出门即上班、上街即巡查”现有工作模式,落实周巡街、周通报、红黑榜、月调度、季评比、年考核制度,健全市区两级巡查整改闭环运行机制。

20.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制定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工作职责,健全城管委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制度,完善市、区、街镇的事权分工,实现市级层面定战略抓总体重指导、区级层面定方案抓协调重推进、街镇层面夯基础强治理重落实的基本格局。

21.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开展辖区执法中队派员进驻社区,建立“城管工作室”,构建社区干部、执法队员、物业代表、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社区+城管”工作机制,化解处置城市管理方面的案件和纠纷,让小事不出社区就得到解决,推动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22.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管理。加强城管公众宣传,讲好城管故事、传播城管好声音、塑造城管好形象。在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处设立举报信箱,开发城管服务APP,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开展“城管开放日”“城管体验日”活动。开展“个十百千万”工程,着力打造一个“全民城管”活动品牌,组织志愿者深入持久参与城市管理体验活动。

23.优化业务指导服务。制定《市区便民摊群点管理办法》《餐饮油烟治理工作细则》《露天烧烤摊点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附属绿地验收测量标准》《公园便民服务规范》《生活垃圾分类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健全工作标准、考评细则和监督考核办法,对县区工作实施精准指导服务。

五、注重科技引领,建设西北一流的智慧城管

24.加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以数字底座为基础支撑,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为指挥决策支撑的城管大脑中枢体系,推动全市智慧城管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共享、应用集成和协同联动。建设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实现为“基层减负、为市民服务、为管理赋能、为决策增智”的智慧城管目标。

25.加快执法系统信息平台建设。做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决定实时推送、执法信息网上查询、执法信息网上公示,逐步构建责任明晰、监督严密、分析量化、信息共享的执法信息化体系。

26.持续实施“互联网+”计划。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融合,开发推广市区公厕、集贸市场、停车场、摊群点、祭祀点位等电子地图,大力发展智慧摊群点、智慧公厕、智慧市场、智慧停车、智慧公园、智慧环卫。

27.推进城管信用监管。推动城管信用信息系统与城管业务系统、市级信用平台“内通外联”,实现信用信息“一网通”、信用工作“一网办”。推进城管全行业领域分级分类信用监管,提高差异化、精准化监管能力。

六、严格规范执法,建设西北一流的法治城管

28.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宣传。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制作宣传片,“以案释法”,落实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举办两期全市城管系统执法业务培训班,提高业务能力和办案水平。

29.扎实推进“三项制度”落实。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规范,建立执法巡查登记制度。全面履行职责,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把“三项制度”做实做细。认真做好行政诉讼工作。

30.扎实开展房地产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两违专项清查整治”,扎实开展隐患整改。落实《陕西省物业服务管理条例》,坚决遏制小区私搭乱建行为。加强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市政设施等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31.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明确评查内容,细化评查标准,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打造全市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开展执法督察,纠正队容风纪不整等问题。

七、加强党的建设,为城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32.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意识形态管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持续深入推行“党建+N”工作模式,扎实开展“三亮三比三评”和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33.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政治监督,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加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力度,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整治行业不正之风。强化廉政教育和家风教育,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34.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分析研判,突出实践实干实效,注重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使用干部,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任用到领导岗位,对默默无闻、踏实干事的优秀人员在职级晋升、职称评定上优先考虑,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巩固提升“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强化干部梯队建设。

3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典型案例2个,举办道德讲堂2期,深入挖掘身边好人好事,积极申报宝鸡好人、道德模范,持续开展“优秀城管队员”、“优秀环卫工”、“绿化能手”等评选活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开展文明科室创建,促进城管文化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和职业认同感。

36.认真抓好目标任务督查管理。全面加强督查督办,推动重点工作、重要事项、重大决策的落实。修订完善目标任务考核管理办法,加强日常考核和过程管控,重视目标任务考核结果的使用,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争取目标任务考核优秀等次三连冠。做好县区精细化管理、城市品质提升、垃圾分类、农村垃圾治理等专项工作考核。

37.提升财务管理保障水平。科学合理统筹使用财政资金,保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经费落实。完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预算执行和绩效目标的实现水平。强化预算项目实施过程管控和后评估工作,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审计及整改工作。

38.严格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按照“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要求,进一步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和单位主体责任。健全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不断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挂牌分级督办制度。完善各类极端天气应急工作预案,组织积极做好防御应对。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演练,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